qiáo shī cuàn

樵苏失爨

拼音 qiáo sū shī cuàn怎么读

注音 ㄑㄧㄠˊ ㄙㄨ ㄕ ㄘㄨㄢˋ

繁体 樵蘇失爨

感情 贬义

近义词 樵苏不爨

樵苏失爨的意思

虽有柴草,却无米为炊。指非常贫困。

出处清・吴伟业《偶成》诗之十二:“冠栉懒施高枕,樵苏失爨清淡。”
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樵苏失爨成语接龙

“爨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爨桂炊玉
  • 玉石俱焚
  • 焚书坑儒
  • 儒雅风流
  • 流连忘返
  • 返老还童
  • 童颜鹤发
  • 发扬光大
  • 大义凛然
  • 然糠照薪
  • 薪尽火传
  • 传宗接代
  • 代人捉刀
  • 刀山火海
  • 海底捞针
  • 针锋相对
  • 对牛弹琴
  • 琴棋书画
  • 画蛇添足
  • 足智多谋
  • 谋财害命
  • 命蹇时乖
  • 乖唇蜜舌

樵苏失爨字义分解

读音(qiáo), 木部,共16画

①. 柴,散木。 如: 樵苏(柴草,亦指打柴割草)。采樵。

②. 打柴。 如: 樵夫。樵客。

③. 古同“谯”,谯楼。

读音(sū,sù), 艸部,共7画

㈠ 苏 [ sū ]

①. 植物名(“紫苏”或“白苏”的种子,称“苏子”)。

②. 指须头下垂物。 如: 流苏。

③. 昏迷中醒过来。 如: 苏生。苏醒。死而复苏。

④. 缓解,解除。 如: 以苏其困。

⑤. 特指“江苏省”、“苏州市”。 如: 苏剧。苏绣(苏州的刺绣)。

⑥. 前“苏联”的简称。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“苏维埃”;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“苏区”。

⑦. 姓。

⑧. 见“噜”字“噜苏”。

㈡ 苏 [ sù ]

①. 朝向。 如: “苏刃者死”。

读音(shī), 大部,共5画

①. 丢。 如: 遗失。坐失良机。收复失地。流离失所。

②. 违背。 如: 失约。失信。

③. 找不着。 如: 迷失方向。

④. 没有掌握住。 如: 失言。失职。失调(tiáo )。

⑤. 没有达到。 如: 失望。失意。

⑥. 错误。 如: 失误。失策。过失。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

⑦. 改变常态。 如: 惊慌失色。

读音(cuàn), 火部,共30画

①. 烧火做饭。 如: 分居各爨。

②. 灶。 如: “客传萧寒爨不烟。”

③. 中国宋杂剧、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。 如: 《讲百花爨》。《文房四宝爨》。

④. 演戏。 如: “夫优伶爨演,实始有唐《目连救母》之起。”

⑤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