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ái cuàn

析骸以爨

拼音 xī hái yǐ cuàn怎么读

注音 ㄒㄧ ㄏㄞˊ ㄧˇ ㄘㄨㄢˋ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析骨而炊析骸易子

析骸以爨的意思

指被围日久,粮尽柴绝的困境。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。

出处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五年》载曰:敝邑易子而食,析骸以爨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。

例子巡握节而死,非亏教也,析骸以爨,非本情也。《新唐书·李翰传》

故事 春秋时期,楚庄王因宋国杀了楚过境使臣申舟而出兵攻宋,围困宋都半年之久,并准备长久围困下去。宋王派元帅华元只身潜入楚国元帅子反的卧室,挟持子反说宋人就是易子而食、析骸而炊也不投降,请后退三十里,我们再行谈判解决。

析骸以爨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①】

分解人的骨骸来烧火作饭。语出《《左传・宣公十五年》:“敝邑易子而食,析骸以爨。”后用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因粮尽援绝的悲惨困境。《新唐书・卷二〇三・文艺传下・李华传》:“巡握节而死,非亏教也;析骸以爨,非本情也。”亦作“析骨而炊”、“析骨以爨”。

【释义②】

“析”,分解。“析骸以爨”指分解人的骨骸来烧火作饭。语出《《左传・宣公十五年》:“敝邑易子而食,析骸以爨。”形容天灾人祸时,粮尽援绝的惨况。《新唐书・卷二〇三・文艺列传下・李华》:“巡握节而死,非亏教也;析骸以爨,非本情也。”

参见“尔虞我诈”。

析骸以爨成语接龙

“爨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爨桂炊玉
  • 玉石俱焚
  • 焚书坑儒
  • 儒雅风流
  • 流连忘返
  • 返老还童
  • 童颜鹤发
  • 发扬光大
  • 大义凛然
  • 然糠照薪
  • 薪尽火传
  • 传宗接代
  • 代人捉刀
  • 刀山火海
  • 海底捞针
  • 针锋相对
  • 对牛弹琴
  • 琴棋书画
  • 画蛇添足
  • 足智多谋
  • 谋财害命
  • 命蹇时乖
  • 乖唇蜜舌

析骸以爨成语接龙

“析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分崩离析
  • 入木三分
  • 长驱直入
  • 来日方长
  • 突如其来
  • 狼奔豕突
  • 拒虎进狼
  • 来者不拒
  • 纷至沓来
  • 议论纷纷
  • 不可思议
  • 进可替不
  • 循序渐进
  • 有章可循
  • 应有尽有
  • 有求必应
  • 绝无仅有
  • 坚苦卓绝
  • 脆而不坚
  • 干干脆脆
  • 乳臭未干
  • 孤犊触乳
  • 人单势孤

析骸以爨字义分解

读音(xī), 木部,共8画

①. 分开。 如: 条分缕析。分崩离析。

②. 解释。 如: 分析。剖析。析疑。赏析。析出(a.分析出来;b.固体从液体或气体中分离出来)。辨析。

读音(hái), 骨部,共15画

①. 骨头。 如: 骸骨。尸骸。

②. 身体。 如: 病骸。残骸。

读音(yǐ), 人部,共4画

①. 用,拿,把,将。 如: 以一当十。以苦为乐。以身作则。以邻为壑。以讹传讹。以往鉴来。

②. 依然,顺,按照。 如: 以时启闭。物以类聚。

③. 因为。 如: 以人废言。勿以善小而不为。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

④. 在,于(指时日)。 如: “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,年四十七”。

⑤. 目的在于。 如: 以待时机。以儆效尤。

⑥. 文言连词,与“而”用法相同。 如: 梦寐以求。

⑦. 用在方位词前,表明时间、方位、方向或数量的界限。 如: 以前。以内。

⑧. 用在动词后,类似词的后缀。 如: 可以。得以。

⑨. 古同“已”,已经。

⑩. 太,甚。 如: 不以急乎?

⑪. 及,连及。 如: 富以其邻。

读音(cuàn), 火部,共30画

①. 烧火做饭。 如: 分居各爨。

②. 灶。 如: “客传萧寒爨不烟。”

③. 中国宋杂剧、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。 如: 《讲百花爨》。《文房四宝爨》。

④. 演戏。 如: “夫优伶爨演,实始有唐《目连救母》之起。”

⑤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