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ǔ èr sēng

蜀鄙二僧

拼音 shǔ bǐ èr sēng怎么读

注音 ㄕㄨˇ ㄅㄧˇ ㄦˋ ㄙㄥ

感情 中性

蜀鄙二僧的意思

蜀:四川;鄙:边境;僧:和尚。
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。

出处《白鹤堂时文集》:“蜀之鄙有二僧,其一贫,其一富。”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不同条件的人。

故事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,穷和尚对富和尚说要到几千里远的南海去,富和尚问他靠什么去。穷和尚表示只靠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。富和尚不屑一顾地说自己想买一条船去南海都没去成。一年后,穷和尚从南海回来,富和尚只好满脸愧色。

蜀鄙二僧成语接龙

“僧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僧多粥少
  • 少年老成
  • 成人之美
  • 美不胜收
  • 收回成命
  • 命蹇时乖
  • 乖唇蜜舌
  • 舌剑唇枪
  • 枪林弹雨
  • 雨过天青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  • 扫榻以待

蜀鄙二僧成语接龙

“蜀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乐不思蜀
  • 闷闷不乐
  • 消愁解闷
  • 瓦解冰消
  • 添砖加瓦
  • 海屋筹添
  • 浩如烟海
  • 昏昏浩浩
  • 利令智昏
  • 急功近利
  • 当务之急
  • 锐不可当
  • 养精蓄锐
  • 娇生惯养
  • 金屋藏娇
  • 惜墨如金
  • 在所不惜
  • 自由自在
  • 渊源有自
  • 如临深渊
  • 挥洒自如
  • 借题发挥
  • 东挪西借

蜀鄙二僧字义分解

读音(shǔ), 虫部,共13画

①.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。 如: 蜀本(宋代在四川刻印的书籍)。蜀客(旅游蜀地的人)。蜀椒。蜀绣(四川出产的刺绣)。蜀锦。得陇望蜀。

②. 中国朝代名。 如: 蜀汉。

③.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。

读音(bǐ), 邑部,共13画

①.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,五百家为一鄙。 如: 鄙师(古官名,周制每县五鄙,“鄙师”掌其鄙之政令祭祀)。

②. 郊野之处,边远的地方。 如: 边鄙。

③. 粗俗。 如: 鄙陋。鄙俗。鄙夫。鄙近(庸俗浅近)。

④. 轻蔑,看不起。 如: 鄙视。鄙夷。鄙弃。鄙薄。

⑤. 品质低劣。 如: 卑鄙。

⑥. 谦辞,用于自称。 如: 鄙人。鄙老。鄙见。

⑦. 吝啬。 如: 鄙吝。鄙诈(贪吝诈伪)。

读音(èr), 二部,共2画

①. 数名。 如: 一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贰”代)。

②. 双,比。 如: 独一无二。

③. 两样,别的。 如: 二话。不二价。

读音(sēng), 人部,共14画

①.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,梵语“僧伽”的简称。 如: 僧侣。僧尼。僧人。僧众。僧俗。高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