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dān dòu jiàn sè怎么读
注音: ㄉㄢ ㄉㄡˋ ㄐㄧㄢˋ ㄙㄜˋ
繁体: 簞豆見色
感情 贬义
近义词: 芝麻绿豆
比喻计较小利。 复制
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:“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,苟非其人,箪食豆羹见于色。”
用法: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例子:梁启超《论自由》:“是何异箪豆见色,而曰我通功利派之哲学,饮博无赖。”
①. 古代盛饭的圆竹器。 如: 箪食(sì)壶浆(形容劳军)。箪食(sì)瓢饮(喻生活贫苦;亦指安贫乐道)。
①. 双子叶植物的一科,木本、草本植物都有,如“紫檀”、“槐树”、“黄豆”、“绿豆”、“红豆”、“豌豆”、“落花生”等,日常统称豆类植物,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。 如: 豆科。豆子。豆荚(豆角儿)。豆浆。豆绿。煮豆燃萁。目光如豆。
②. 形状像豆粒的东西。 如: 土豆儿。
③.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,形状像高脚盘。 如: 俎豆。
④. 姓。
①. 看到。 如: 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
②. 接触,遇到。 如: 怕见风。见习。
③. 看得出,显得出。 如: 见效。相形见绌。
④. 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。 如: 见上。见下。
⑤. 会晤。 如: 会见。接见。
⑥. 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。 如: 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
⑦. 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。 如: 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
①. 古同“现”,出现,显露。
②. 古同“现”,现存。
①. 由物体发射、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。 如: 颜色。色彩。色相(xiàng )。色调(diào )。
②.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、样子。 如: 脸色。气色。色厉内荏。
③. 情景,景象。 如: 行色匆匆。景色宜人。
④. 种类。 如: 各色用品。
⑤. 品质,质量。 如: 音色。成色。足色纹银。
⑥. 妇女美貌。 如: 姿色。色艺。
⑦. 情欲。 如: 色情。好(hào)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