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áo zhī sǒu

逋逃之薮

拼音 bū táo zhī sǒu怎么读

注音 ㄅㄨ ㄊㄠˊ ㄓ ㄙㄡˇ

繁体 逋逃之藪

感情 中性

逋逃之薮的意思

逋逃:逃亡者;薮:人或物集中的地方。
一般指某处成为逃亡者的藏身之所。

出处《尚书・武成》:“为天下逋逃主,萃渊薮。

用法作宾语;指避难所。

例子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红顶商人》:“是他省但防偷漏之途,而粤东兼有逋逃之薮。”

谜语 避难所 (谜底:逋逃之薮)

逋逃之薮成语接龙

“薮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薮中荆曲
  • 曲高和寡
  • 寡不敌众
  • 众志成城
  • 城下之盟
  • 盟山誓海
  • 海底捞针
  • 针锋相对
  • 对牛弹琴
  • 琴棋书画
  • 画蛇添足
  • 足智多谋
  • 谋财害命
  • 命蹇时乖
  • 乖唇蜜舌
  • 舌剑唇枪
  • 枪林弹雨
  • 雨过天青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
逋逃之薮成语接龙

“逋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豕窜狼逋
  • 鲁鱼亥豕
  • 登山小鲁
  • 捷足先登
  • 百举百捷
  • 杀一警百
  • 自相残杀
  • 渊源有自
  • 如临深渊
  • 挥洒自如
  • 借题发挥
  • 东挪西借
  • 道西说东
  • 津津乐道
  • 无人问津
  • 聊胜于无
  • 穷极无聊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
逋逃之薮字义分解

读音(bū), 辵部,共10画

①. 逃亡。 如: 逋逃。逋迁。逋荡。

②. 拖欠。 如: 逋负。逋租。逋债。

③. 拖延。 如: 逋留(逗留)。

读音(táo), 辵部,共9画

①. 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。 如: 逃跑。逃敌。逃匿。逃遁。逃逸。

②. 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。 如: 逃避。逃难(nàn )。逃汇。逃税。逃世(避世)。

读音(zhī), 丿部,共3画

①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 如: 赤子之心。

②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 如: 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③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。 如: 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④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 如: 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⑤. 代词,这,那。 如: 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⑥. 虚用,无所指。 如: 久而久之。

⑦. 往,到。 如: 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读音(sǒu), 艸部,共16画

①. 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。 如: 薮泽。

②.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。 如: 渊薮。

③. 指民间、草野。 如: 辞朝(cháo )归薮。

④. 古同“搜”,搜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