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lán zhēng jiāo jiāng怎么读
注音: ㄌㄢˊ ㄓㄥ ㄐㄧㄠ ㄐㄧㄤ
繁体: 蘭蒸椒漿
兰蒸:以香草蒸肉;椒浆:把椒放在浆里。对祭祀物品的美称。 复制
出处:唐・李白《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》:可激清颓俗者,皆扫地而祠之。兰蒸椒浆,岁祀罔缺。
①. 指“兰草”和“兰花”。 如: 兰艾(“兰花”和“艾草”,喻君子和小人)。兰谱(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,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。兰有香味,喻情投意合)。兰摧玉折(喻贤人夭折,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)。
②. 古书上指“木兰”。
③. 古同“栏”,家畜圈(juàn )。
④. 古同“斓”,斑斓。
⑤. 姓。
①. 热气上升。 如: 蒸汽。蒸腾。蒸发。蒸气(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)。蒸馏。云蒸霞蔚。蒸蒸日上。
②. 用水蒸气的热力把东西加热或使熟。 如: 蒸饼。蒸饺。蒸笼。
③. 古代以麻秸、竹木制成的火炬。 如: 蒸烛。
④. 细小的木柴。
①. 〔花~〕a.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果实球形,暗红色,种子黑色,可供药用或调味;b.这种植物的果实,简称“椒”,如“~盐”。“~酒”。“~桂”(常用来喻贤人)。
②. 〔胡~〕a.常绿藤本植物,果实球形,红色,成熟后红黑色,味辛辣,可供药用或调味;b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
①. 比较浓的液体。 如: 豆浆。纸浆。灰浆。浆果。浆液。
②. 用粉浆或米汤等浸润纱、布、衣服等物。 如: 浆洗。
①. 同“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