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án zhì zhī

漠然置之

拼音 mò rán zhì zhī怎么读

注音 ㄇㄛˋ ㄖㄢˊ ㄓˋ ㄓ

感情 贬义

近义词 不屑一顾置之不理漠不关心

反义词 体贴入微

漠然置之的意思

漠然:冷淡的样子;置:放;搁置。
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;形容对人或事态度冷淡;不关心;不理不睬。

出处宋・高斯得《耻堂存稿・直前奏事》:“今被灾之地既广,旧由比固当悉援,然亦安可漠然视之,然徒责之诸司州郡乎?”
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例子彼而漠然置之,犹可言也;我而漠然置之,不可言也。(清・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)

辨形“漠”,不能写作“莫”。

辨析漠然置之”和“漠不关心”都表示对人对事物态度冷淡的意思。但“漠然置之”偏重在“放在一边不理”;“漠不关心”偏重在“毫不关心”。

漠然置之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漠然,不在意。置,放置。漠然置之指冷淡不在意,将事物放置一旁。如:“对于他人的善意批评,不该漠然置之。”

漠然置之的翻译

  1. look on with unconcern
  2. 冷淡(れいたん)にほうっておく

漠然置之成语接龙

“之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之死靡他
  • 他山之石
  • 石破天惊
  • 惊弓之鸟
  • 鸟尽弓藏
  • 藏头露尾
  • 尾大不掉
  • 掉以轻心
  • 心安理得
  • 得不偿失
  • 失魂落魄
  • 魄散魂飞
  • 飞黄腾达
  • 达官显宦
  • 宦海风波
  • 波澜壮阔
  • 阔论高谈
  • 谈何容易
  • 易如反掌
  • 掌上明珠
  • 珠光宝气
  • 气急败坏
  • 坏法乱纪

漠然置之成语接龙

“漠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龙荒朔漠
  • 车水马龙
  • 安步当车
  • 随遇而安
  • 夫唱妇随
  • 逐臭之夫
  • 酒食征逐
  • 千日醉酒
  • 气象万千
  • 垂头丧气
  • 涕泪交垂
  • 痛哭流涕
  • 痛定思痛
  • 切肤之痛
  • 目空一切
  • 光彩夺目
  • 鼠目寸光
  • 城狐社鼠
  • 众志成城
  • 大庭广众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
漠然置之字义分解

读音(mò), 水部,共13画

①. 面积阔大无人定居,缺水干燥的沙石地带。 如: 沙漠。漠北。

②. 空旷。 如: 广漠。荒漠。漠漠。

③. 冷淡地,不经心地。 如: 漠视。漠不关心。

④. 同“寞”,寂静无声。

读音(rán), 火部,共12画

①. 对,是。 如: 然否。不然。不以为然。

②. 以为对,答应,信守。 如: 然纳(以为对而采纳)。然诺(许诺,信守诺言)。

③. 这样,如此。 如: 当然。然后。然则。

④. 表示一种语气(①表决定,犹焉,如“寡人愿有言~”;②表比拟,犹言一般,如“如见其肺肝~”)。

⑤. 用于词尾,表示状态。 如: 显然。忽然。飘飘然。

⑥. 同“燃”。

读音(zhì), 网部,共13画

①. 放,摆,搁。 如: 安置。布置。置放。置身。位置。置信。置评。置疑。置辩。推心置腹。置若罔闻。置之度外。

②. 设立,设备。 如: 装置。设置。

③. 购买。 如: 添置。置办。置备。置买。

读音(zhī), 丿部,共3画

①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 如: 赤子之心。

②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 如: 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③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。 如: 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④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 如: 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⑤. 代词,这,那。 如: 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⑥. 虚用,无所指。 如: 久而久之。

⑦. 往,到。 如: “吾欲之南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