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dòng xī dǐ yùn怎么读
注音: ㄉㄨㄥˋ ㄒㄧ ㄉㄧˇ ㄩㄣˋ
繁体: 洞悉底蘊
感情 中性
近义词: 洞见底蕴
洞:深入,透彻;悉:知道;底蕴:事物的内容。透彻地观察到事物的内容和内情。 复制
出处:清・钱泳《履园丛话・耆旧・十兰判官》:“先生自幼通于小学,及长,博极群书,于汉、唐先儒之学,无不洞悉底蕴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观察事物。
①. 窟窿,深穴,孔。 如: 洞穴。山洞。洞箫。空洞。漏洞。洞府。洞天。
②. 打洞,打成洞(穿透)。 如: 一狼洞其中。
③. 透彻地,清楚地。 如: 洞悉。洞穿。
④. 说数字时用来代替零。
①. 知道。 如: 洞悉(很清楚地知道)。尽悉。获悉。来函敬悉。
②. 尽,全。 如: 悉力。悉心。悉数(shǔ)(完全列举,如“不可悉悉”)。
①. 最下面的部分。 如: 底层。底座。底下(➊下面;➋以后)。海底。底肥。
②. 末了。 如: 年底。月底。到底。
③. 根基,基础,留作根据。 如: 刨根问底。底蕴。底稿。底版。
④. 图案的基层。 如: 白底蓝花的瓶子。
⑤. 何,什么。 如: 底事伤感。
⑥. 古同“抵”,达到。
①. 同“的”。
①. 积聚,蓄藏,包含。 如: 蕴蓄。蕴藏。蕴结(郁结)。蕴蕴(多指暑气郁积)。蕴含。蕴涵(①包含,蕴含;②判断中前后两个命题间存在的条件关系,表现形式是“如果……则……”)。蕴藉(jiè)(①宽和有涵容,如“然少蕴蕴,不修威仪,亦以此见轻”,亦作“温藉”、“酝藉”;②含蓄有余,含而不露,如“风流蕴蕴”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