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èng lóng

凤臆龙鬐

拼音 fèng yì lóng qí怎么读

注音 ㄈㄥˋ ㄧˋ ㄌㄨㄥˊ ㄑㄧˊ

繁体 鳳臆龍鬐

凤臆龙鬐的意思

凤凰的胸脯,龙的颈毛。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。

凤臆龙鬐成语接龙

“凤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攀龙附凤
  • 高不可攀
  • 水涨船高
  • 跋山涉水
  • 打谩评跋
  • 风吹雨打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将心比心
  • 虾兵蟹将
  • 水母目虾
  • 高山流水
  • 劳苦功高
  • 汗马功劳
  • 捏一把汗
  • 扭扭捏捏

凤臆龙鬐字义分解

读音(fèng), 几部,共4画

①. 传说中的百鸟之王(雄的称“凤”;雌的称“凰”)。 如: 凤凰。凤雏(幼小的凤;喻英俊少年)。龙肝凤髓(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)。龙驹凤雏(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)。雏凤清于老凤声。

②. 姓。

读音(yì), 肉部,共17画

①. 胸。 如: 胸臆(心里,多指心里的话或想法,如“直抒臆臆”)。

②. 主观地,缺乏客观依据的。 如: 臆造。臆测。臆度(duó )。臆断。臆见。

读音(lóng), 龙部,共5画

①.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。 如: 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

②.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。 如: 恐龙。

③.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。 如: 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

④. 姓。

读音(qí), 髟部,共20画

①. 鬃毛。 如: “毛周其体,长如马鬐。”

②. 古通“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