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óu wàng xiǎng

游思妄想

拼音 yóu sī wàng xiǎng怎么读

注音 ㄧㄡˊ ㄙ ㄨㄤˋ ㄒㄧㄤˇ

繁体 遊思妄想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胡思乱想

游思妄想的意思

犹言胡思乱想。

出处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三卷:“翰林当下别了老尼,到静室中。游思妄想,过了一夜。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例子《西游补》第15回:“游思妄想者取首级;心志不猛者取首级;争斗尚气者取首级!”

游思妄想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犹“胡思乱想”。见“胡思乱想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胡思乱想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胡思乱想”就是胡乱思想,指不切实际地妄想。此语在《朱子语类》多见。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,学说以居敬穷理为主。在《朱子语类・卷一二・学六・持守》中,他主张研究学问前要先收敛心神,使心力集中。如果将心力归总汇聚到义理上,专心一志,就不会“胡思乱想”,时间一久,自然会降低对物质的欲望,将心力著重在义理上。另外在《朱子语类・卷一一三・朱子十・训门人一》中也用到“胡思乱想”。此段记载了朱熹回答陈淳(安卿):“所谓操存,只是教你如何汇聚心力,不胡思乱想,并不是教你在心里固执著某种东西。”这两处的“胡思乱想”都是指不切实际地妄想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:“翰林当下别了老尼,到静室中,游思妄想,过了一夜。”
  • 02.《西游补》第一五回:“唐僧又叫白旗:『你分付营中将士:……游思妄想者,取首级!心志不猛者,取首级!争斗尚气者,取首级!』”

游思妄想成语接龙

“想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想入非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  • 扫榻以待
  • 待价而沽
  • 沽名钓誉
  • 誉过其实
  • 实事求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是非非
  • 非亲非故

游思妄想成语接龙

“游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秉烛夜游
  • 遗训可秉
  • 道不拾遗
  • 津津乐道
  • 无人问津
  • 聊胜于无
  • 穷极无聊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
游思妄想字义分解

读音(yóu), 水部,共12画

①.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。 如: 游泳。游水。

②. 从容地行走。 如: 周游。游历。游逛。游兴(xìng)。游记。游说(shuō)。游山玩水。

③. 〈书〉交往,来往。 如: 交游。

④. 不固定。 如: 游资。游走。游牧。游行。游学(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)。游击。游弋。游离。游子(离家久居外乡的人)。

⑤. 河流的一段。 如: 上游。中游。下游。

⑥. 姓。

读音(sī,sāi), 心部,共9画

㈠ 思 [ sī ]

①. 想,考虑,动脑筋。 如: 思想(a.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;b.想法,念头;c.思量)。思忖。思索。思维。沉思。寻思。见异思迁。

②. 想念,挂念。 如: 思念。思恋。相思。

③. 想法。 如: 思绪。思致(新颖独到的构思、意趣)。构思。

④. 姓。

㈡ 思 [ sāi ]

①. 〔于~〕多胡须的样子,如“自捋颔下,则~~者如故矣”。

读音(wàng), 女部,共6画

①. 胡乱,荒诞不合理。 如: 轻举妄动。胆大妄为。妄自尊大。妄图。狂妄。妄想。

②. 非分的,不实的。 如: 姑妄听之。妄自菲薄。妄作主张。

读音(xiǎng), 心部,共13画

①. 动脑筋,思索。 如: 感想。思想。想法。想象(配置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)。想入非非。异想天开。幻想。

②. 推测,认为。 如: 想必。想见(由推想而知道)。想来(表示只是根据推测,不敢完全肯定)。想当然(凭主观推测,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)。不堪设想。

③. 希望,打算。 如: 休想。理想。想望。妄想。

④. 怀念,惦记。 如: 想念。朝思暮想。

⑤. 像。 如: 云想衣裳花想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