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iú xiāng

箕裘相继

拼音 jī qiú xiāng jì怎么读

注音 ㄐㄧ ㄑㄧㄡˊ ㄒㄧㄤ ㄐㄧˋ

繁体 箕裘相繼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肯堂肯构箕引裘随箕裘相继

箕裘相继的意思

箕:簸箕。
裘:皮袍。
比喻子继父业。

出处明・无名氏《精忠记・赏春》:“愿百年奕叶传芳,好儿孙箕裘相继。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箕裘相继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犹“克绍箕裘”。见“克绍箕裘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克绍箕裘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《礼记》是儒家典籍的一部分,为十三经之一,内容多是孔子的弟子及后学所记。书中所记载的,都是上古时期的礼俗仪式和儒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。这些制度和上古时代的人民生活息息相关,但是随著时代变迁,实体的礼俗早己不合现代实用,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与理念,却仍可作为后世的参考。在《礼记・学记》中提到,古时候好的铁匠的儿子,必须先学习缝合袍裘、兽皮,做为日后学习铸冶铁器的基础;而一个制造弓箭的能手,他的儿子要先学习用竹子、柳条来编制畚箕,为学习造弓奠下根基。如此循序渐进、由浅入深的学习,后代子孙自然能够学会前人的技术,并发扬光大。后来“克绍箕裘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比喻能够继承父业,亦用于比喻能继承师业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明・姚茂良《精忠记》第二出:“休夸琴瑟调宜,愿百年奕叶传芳,好儿孙箕裘相继。”

箕裘相继成语接龙

“继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继往开来
  • 来日方长
  • 长驱直入
  • 入不敷出
  • 出神入化
  • 化为乌有
  • 有朝一日
  • 日月如梭
  • 梭天摸地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博古通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
箕裘相继成语接龙

“箕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为裘为箕
  • 胆大妄为
  • 明目张胆
  • 柳暗花明
  • 寻花问柳
  • 枉尺直寻
  • 活天冤枉
  • 寻死觅活
  • 蹄间三寻
  • 马不停蹄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万古长青
  • 盈千累万
  • 恶贯满盈
  • 不念旧恶
  • 进可替不
  • 循序渐进
  • 有章可循
  • 应有尽有
  • 有求必应
  • 绝无仅有
  • 坚苦卓绝
  • 脆而不坚

箕裘相继字义分解

读音(jī), 竹部,共14画

①. 用竹篾、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(通常称“簸箕”)。 如: 箕帚。

②. 簸箕形的指纹,不成圆形。 如: 斗(dǒu )箕。

③. 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
④. 姓。

读音(qiú), 衣部,共13画

①. 皮衣。 如: 狐裘。集腋成裘。

②. 姓。

读音(xiāng,xiàng), 目部,共9画

㈠ 相 [ xiāng ]

①. 交互,行为动作由双方来。 如: 互相。相等。相同。相识。相传(chuán )。相符。相继。相间(jiàn )。相形见绌。相得益彰(两者互相配合,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)。

②.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。 如: 相信。相烦。相问。

③. 亲自看(是否中意)。 如: 相亲。相中(zhòng)。

④. 姓。

㈡ 相 [ xiàng ]

①. 容貌,样子。 如: 相貌。照相。凶相。可怜相。

②. 物体的外观。 如: 月相。金相。

③. 察看,判断。 如: 相面。相术(指观察相貌,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)。

④. 辅助,亦指辅佐的人,古代特指最高的官。 如: 辅相。宰相。首相。

⑤. 某些国家的官名,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。

⑥.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。

⑦.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、化学状态。 如: 相态。水蒸气、水、冰是三个相。

⑧.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,在某一时刻(或某一位置)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,这种数值称“相位”。亦称“相角”。

⑨. 姓。

读音(jì), 纟部,共10画

①. 连续,接着。 如: 继续。继任。继承。继武(足迹前后相接,喻后人接续前人的事业)。继往开来。前仆后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