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uò

耆儒硕德

拼音 qí rú shuò dé怎么读

注音 ㄑㄧˊ ㄖㄨˊ ㄕㄨㄛˋ ㄉㄜˊ

繁体 耆儒碩德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耆儒硕望耆儒硕老

耆儒硕德的意思

耆:老;硕:大。
盛德高年的儒者。

出处唐・张九龄《论教皇太子状》:“必使耆儒硕德,为之师保。”
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指德高的老年人。

耆儒硕德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年老德高望重的儒者。《唐・张九龄・论教皇太子状》:“必使耆儒硕德,为之师保。”亦作“耆儒硕老”、“耆儒硕望”。

耆儒硕德成语接龙

“德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德高望重
  • 重见天日
  • 日月如梭
  • 梭天摸地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博古通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  • 扫榻以待

耆儒硕德成语接龙

“耆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追趋逐耆
  • 穷寇勿追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将心比心
  • 虾兵蟹将

耆儒硕德字义分解

读音(qí,shì), 部,共10画

㈠ 耆 [ qí ]

①. 年老,六十岁以上的人。 如: 耆老。耆年。耆绅。耆宿(sù )(指在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)。

②. 强横。

㈡ 耆 [ shì ]

①. 古同“嗜”,爱好。

读音(rú), 人部,共16画

①. 指读书人。 如: 儒生。腐儒。通儒(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)。儒林(儒者之林,旧指学术界)。儒雅(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)。

②.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、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。 如: 儒家。儒教(即“孔教”)。儒士。儒术。儒学。

③. 同“懦”,懦弱。

读音(shuò,shí), 石部,共11画

㈠ 硕 [ shuò ]

①. 〔~士〕学位名,高于“学士”。

②. 大。 如: 硕老。硕材。硕学(博学,亦指博学的人)。硕壮。硕果累累(喻巨大的成绩)。硕大无朋(形容无比的大)。

㈡ 硕 [ shí ]

①. 古同“石”,形容坚固。

读音(dé), 彳部,共15画

①.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,品行,品质。 如: 美德。品德。公德。德行。道德。德性。德育(以一定的社会要求,进行思想的、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)。德才兼备。度德量力。德高望重。

②. 心意,信念。 如: 一心一德。

③. 恩惠。 如: 德施。德泽(德化和恩惠)。德惠。感恩戴德。

④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