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òu gōng qián

后恭前倨

拼音 hòu gōng qián jù怎么读

注音 ㄏㄡˋ ㄍㄨㄥ ㄑㄧㄢˊ ㄐㄩˋ

繁体 後恭前倨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前倨后恭

后恭前倨的意思

倨:傲慢。
以前态度傲慢,后来恭敬有礼。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。

出处明・孙仁孺《东郭记・殆不可复》:“这的是舔痔吮痈,后恭前倨,奴颜婢膝。”

用法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指人的前后态度。

后恭前倨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犹“前倨后恭”。见“前倨后恭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前倨后恭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前倨后恭”原作“前倨后卑”。苏秦是战国时的纵横家,在他刚学成时,到秦国想向秦王求官。他连续上书十次,但都不被采纳,只有丧气的回家。回家后,家人都看不起他。于是他闭门苦读,想争一口气。他找出《太公阴符》一书,反复熟读,不断揣摩,每逢困乏想睡之时,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,终于理解书中道理。后来苏秦又去各国游说,他主张合纵政策,说服了齐、燕、赵、楚、韩、魏六个国家结为同盟,共同对付秦国,苏秦因此担任六国宰相,佩带六国相印,也让秦国因此不敢东侵。有一次苏秦因公经过故乡洛阳,苏秦的父母在三十里外的路口迎接他,妻子更不敢正眼看他,嫂嫂也伏地叩拜。苏秦看了,说:“嫂嫂,你为何从前的态度那么傲慢,现在却又那么谦卑呢?”嫂嫂答道:“你现在做了大官,既尊贵,又有钱啊!”苏秦叹了口气说:“哎!贫穷时父母都不把你当儿子看待,富贵时亲友都畏惧你,难怪人们要看重权势利禄了!”《战国策》原文对苏秦嫂嫂的描述是“何前倨而后卑”,《史记・卷六九・苏秦列传》作“何前倨而后恭”,后来就从这里演变出“前倨后恭”的成语,用来比喻待人势利,态度转变迅速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明・孙仁孺《东郭记》第四三出:“也不劳你贫贱日把人轻,也不劳你豪华时将俺慑,见了他这鞠躬欣敬,没来由有甚么说,说,这的是舐痔吮痈,后恭前倨,奴颜婢颊。”

后恭前倨的翻译

  1. be first supercilious and then deferential

后恭前倨成语接龙

“倨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倨傲无礼
  • 礼贤下士
  • 士饱马腾
  • 腾云驾雾
  • 雾里看花
  • 花枝招展
  • 展眼舒眉
  • 眉开眼笑
  • 笑里藏刀
  • 刀山火海
  • 海底捞针
  • 针锋相对
  • 对牛弹琴
  • 琴棋书画
  • 画蛇添足
  • 足智多谋
  • 谋财害命
  • 命蹇时乖
  • 乖唇蜜舌
  • 舌剑唇枪
  • 枪林弹雨
  • 雨过天青
  • 青梅竹马

后恭前倨成语接龙

“后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争先恐后
  • 据理力争
  • 凿凿有据
  • 言之凿凿
  • 妙不可言
  • 莫名其妙
  • 无适无莫
  • 聊胜于无
  • 穷极无聊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
后恭前倨字义分解

读音(hòu), 口部,共6画

①. 君主;帝王。 如: 商之先后(先王)。

②. 帝王的正妻。 如: 皇后。太后。

③. 诸候。《書•舜典》:“肆覲東后。”

④. 指空间在背面,反面的,与“前”相对。 如: 后窗户。后面。后学。后缀。后进。

⑤. 时间较晚,与“先”相对。 如: 日后。后福。后期。

⑥. 指次序,与“前”相对。 如: 后排。后十名。

⑦. 子孙。 如: 后辈。后嗣。后裔。后昆。无后(没有子孙)。

⑧. 姓。

读音(gōng), 心部,共10画

①. 肃敬,谦逊有礼貌。 如: 恭敬。恭谨。恭候。恭维。恭贺。打恭(拱揖)。洗耳恭听。

读音(qián), 刀部,共9画

①. 指空间,人面所向的一面;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;家具等靠外的一面,与“后”相对。 如: 前面。前边。前方。面前。前进。前程。

②. 指时间,过去的,往日的,与“后”相对。 如: 以前。前人。前此。前科。前嫌。前言。前车之鉴。

③. 顺序在先的。 如: 前五名。

④. 向前行进。 如: 勇往直前。

读音(jù), 人部,共10画

①. 傲慢。 如: 前倨后恭(先傲慢而后恭敬)。倨傲。倨固。倨慢。

②. 微曲(qū)。 如: 倨句(钝角形的称“倨”;锐角形的称“句”)。

③. 古同“踞”,伸开脚坐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