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í hán

一曝十寒

拼音 yī pù shí hán怎么读

注音 ㄧ ㄆㄨˋ ㄕˊ ㄏㄢˊ

感情 贬义

近义词 三心二意有始无终为德不终

反义词 持之以恒有始有终有头有尾

一曝十寒的意思

曝:晒。
原意是说,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,晒一天,冻十天,也不可能生长。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,一时又懒散,没有恒心。

出处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上》:“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
例子他们跑出英文教室,说的听的依然是中国话。这只是‘一曝十寒’的办法罢了,对于理解的功夫完全抛荒。(叶圣陶《英文教授》)

故事 战国时期,齐宣王昏庸无能,常被朝中的奸人利用。孟子游历到齐国时,对齐宣王也无能为力。他认为齐宣王并不是不聪明,而是没有受到好的方面的熏陶,他说:“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

一曝十寒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即“一暴十寒”。见“一暴十寒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一暴十寒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孟子是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,后人尊称他为“亚圣”。当时人们对于齐王管理政事没什么成就很不满意,虽然齐王并未采纳孟子的观点,但他仍帮齐王解释,说:“不要认为这是因为大王不够聪明。就算天下最容易生长的生物,如果让它在太阳下曝晒一天,又放在寒冷的地方十天,也没有办法存活。我跟大王相处的时间有限,一旦我离开,那些奸臣小人又来动摇大王的决心,我就算能让大王萌生一些向善的念头,又有什么用呢?”此段话见载于《孟子・告子上》。后来原文中“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”演变为“一暴十寒”这句成语,用来比喻人做事缺乏恒心,时常中断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明・朱之瑜《朱舜水集・卷一七・杂著・题安积觉逐日功课自实簿》:“学者用功,须是渐进而不已,日计则不足,岁计则有余,若一曝十寒,进锐退速,皆非学也。”

一曝十寒的翻译

  1. work by fits and starts
  2. 努力(どりょく)が長続(ながつづ)きしない,三日坊主(みっかぼうず),根気(こんき)が続かない

一曝十寒成语接龙

“寒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寒来暑往
  • 往古来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  • 扫榻以待
  • 待价而沽
  • 沽名钓誉
  • 誉过其实
  • 实事求是

一曝十寒成语接龙

“一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始终如一
  • 下车伊始
  • 不在话下
  • 进可替不
  • 循序渐进
  • 有章可循
  • 应有尽有
  • 有求必应
  • 绝无仅有
  • 坚苦卓绝
  • 脆而不坚
  • 干干脆脆
  • 乳臭未干
  • 孤犊触乳
  • 人单势孤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
一曝十寒字义分解

读音(yī), 一部,共1画

①.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

②. 纯;专。 如: 专一。一心一意。

③. 全;满。 如: 一生。一地水。

④. 相同。 如: 一样。颜色不一。

⑤. 另外的。 如: 蟋蟀一名促织。

⑥.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 如: 算一算。试一试。

⑦. 乃;竞。 如: 一至于此。

⑧. 部分联成整体。 如: 统一。整齐划一。

⑨. 或者。 如: 一胜一负。

⑩. 初次。 如: 一见如故。

⑪.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
读音(pù,bào), 日部,共19画

㈠ 曝 [ pù ]

①. 晒。 如: 曝晒(用强烈阳光照晒)。一曝十寒(喻无恒心)。

㈡ 曝 [ bào ]

①. 〔~光〕使感光纸或摄影胶片感光。

读音(shí), 十部,共2画

①. 数名,九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拾”代)。

②. 表示多、久。 如: 十室九空。

③. 表示达到顶点。 如: 十足。十成。

读音(hán), 宀部,共12画

①. 冷,与“暑”相对。 如: 寒冬。寒色。寒衣。寒冽。寒带。寒战。寒噤。寒食(节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,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“寒食”)。寒喧。寒来暑往。唇亡齿寒。

②. 害怕。 如: 寒心。

③. 穷困,有时用作谦辞。 如: 寒门。寒伧。寒舍。寒窗(喻艰苦的学习环境)。寒酸。寒士(旧指贫穷的读书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