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uò shàng guān

作壁上观

拼音 zuò bì shàng guān怎么读

注音 ㄗㄨㄛˋ ㄅㄧˋ ㄕㄤˋ ㄍㄨㄢ

繁体 作壁上觀

感情 贬义

近义词 坐观成败冷眼旁观袖手旁观隔岸观火置身事外隔山观虎斗

反义词 打抱不平拔刀相助挺身而出排难解纷见义勇为蹑足其问

作壁上观的意思

壁:壁垒;营寨周围的高墙。
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。比喻从旁观望;置身事外。

出处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及楚击秦,诸将皆从壁上观。”
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

例子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,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,所以我是袖手作壁上观的。(鲁迅《两地书 七》)

正音“观”,读作“guān”,不能读作“guàn”。

辨形“作”,不能写作“做”;“壁”,不能写作“璧”。

辨析见“坐观成败”。

谜语 看墙报 (谜底:作壁上观)

故事 秦朝末年,大将章邯领兵攻打赵国,赵军大败,逃到巨鹿死守,等待救援,各路反秦大军按兵不动。只有项羽率军把秦军包围,项羽力能扛鼎,冲入敌阵,斩杀敌将苏角,大败秦军。巨鹿之战,消灭秦军主力,原来作壁上观的人纷纷投靠。

作壁上观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“作壁上观”之“作”,典源作“从”。站在壁垒上旁观双方交战。语本《史记・卷七・项羽本纪》。后用“作壁上观”比喻坐观成败,不帮助任何一方。

【典源】

《史记・卷七・项羽本纪》

项羽已杀卿子冠军,威震楚国,名闻诸侯。乃遣当阳君、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,救巨鹿。战少利,陈余复请兵。项羽乃悉引兵渡河,皆沉船,破釜甑,烧庐舍,持三日粮,以示士卒必死,无一还心。于是至则围王离,与秦军遇,九战,绝其甬道,大破之,杀苏角,虏王离。涉闲不降楚,自烧杀。当是时,楚兵冠诸侯。诸侯军救[1]下者十余[2],莫敢[3]。及[4][5],诸将皆从壁上观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,楚兵呼声动天,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。于是已破秦军,项羽召见诸侯将,入辕门,无不膝行而前,莫敢仰视。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,诸侯皆属焉。

注解

[1]巨鹿:地名。秦置,战国时赵国都邑。项羽曾大破秦兵于此。地约在今河北省平乡县。

[2]壁:军队驻守的营垒。

[3]纵兵:发兵,出兵。

[4]楚:指项羽所领导的楚国军队。

[5]秦:秦国军队。

【典故】

“作壁上观”原作“从壁上观”。秦朝皇帝专制独裁,统治残暴,为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与痛苦,因此到了秦朝末年,秦二世在位时,六国的遗民纷纷起兵抗暴,自立为王。有一次秦国将领章邯率兵攻打赵王歇,赵军大败,赵王和大将们都逃到了巨鹿。章邯则继续派王离、涉闲包围巨鹿,紧追不舍。楚国和其他的诸侯国也都纷纷出兵援救赵国。此时楚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,项羽、范增和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,号称“卿子冠军”。但宋义和项羽在作战的策略上却有著很大的歧见,宋义认为先观望秦、赵二国的相斗,再视结果决定作战的方式;项羽则认为秦国如果攻占了赵国,势力会更加强大,届时再出兵可能就会吃败仗。项羽因此诛杀了卿子冠军,这在楚国造成了很大的震撼,项羽也因此声名远扬于诸侯。接著项羽派了大军渡过漳河,援救巨鹿。此时楚军的强大居于诸侯之首,前来援救的各诸侯国,虽然也攻下了十多个营垒,但并未继续出兵发动强烈的攻势。项羽率领楚军一路杀进秦军阵营,秦兵死伤惨重,而各诸侯国的将领们却都只站在自己的营垒上,冷眼旁观著秦、楚之间的交战,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。项羽在打败秦军后,召见各诸侯国的将领,他们折服于项羽的威猛,在进入营门时,都跪著行走,不敢抬头仰视。自此,项羽就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,各路诸侯也都臣服于他。后来“作壁上观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坐观成败,不帮助任何一方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全闽诗话・卷一二・建滩》引《榕阴诗话》:“水从排空来,铁梢不可拦。有时千百丈,掣电飞云端。……舟子力难恃,应变须神完。倒缆挽逆篙,如作壁上观。”
  • 02.清・高宗〈斗蟋蟀〉诗:“甘刍好饮供其腹,豪气凌秋喙爪速。是时晶阳照华屋,两童角胜谁输服。乘闲偶作壁上观,沙场不见戈戟攒。”
  • 03.清・陆玉书〈谕讼师〉诗:“可怜家业已倾败,讼牒勾稽还未艾;讼师偏作壁上观,心在局中身局外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坐观成败,不帮助任何一方。

类别用在“置身事外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观棋局宜作壁上观,不宜动口和动手。

对于你们的争论,我们都插不上嘴,只能作壁上观

你别怪邻居作壁上观,实在是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啊!

眼前同学有难亟待相助,大家作壁上观的态度实不可取。

人心不古了!看到流氓欺负弱小,围观路人都只作壁上观

他确实有困难,身为他的朋友,能忍作壁上观而不理会吗?

哪知她这话一出口,引来原只作壁上观的几个妇人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。

对于这股签赌歪风,如果政府还续作壁上观的话,必然会造成积重难返的后果。

作壁上观的翻译

  1. be an onlooker(sit by and watch; watch the fighting from behind the rampart)
  2. занимáть позицию невмешáтельства

作壁上观成语接龙

“观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观者如云
  • 云蒸霞蔚
  • 蔚为大观
  • 观往知来
  • 来日方长
  • 长驱直入
  • 入不敷出
  • 出神入化
  • 化为乌有
  • 有朝一日
  • 日月如梭
  • 梭天摸地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博古通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
作壁上观成语接龙

“作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无恶不作
  • 聊胜于无
  • 穷极无聊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将心比心

作壁上观字义分解

读音(zuò), 人部,共7画

①. 起,兴起,现在起。 如: 振作。枪声大作。

②. 从事,做工。 如: 工作。作息。作业。

③. 举行,进行。 如: 作别(分别)。作乱。作案。作战。作报告。

④. 干出,做出,表现出,制造出。 如: 作恶(è)。作弊。作梗。作祟。作态。作色。作为。作难。作奸犯科(为非作歹,触犯法令)。

⑤. 当成,充当。 如: 作罢。作保。作伐(做媒人)。作壁上观(人家交战,自己站在营垒上看,喻坐观别人成败)。

⑥. 创造。 如: 创作。写作。作曲。作者。

⑦. 文艺方面的成品。 如: 作品。不朽之作。

⑧. 同“做”。

⑨.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。 如: 作坊。

⑩. 从事某种活动。 如: 作揖。作弄。作死。

读音(bì), 土部,共16画

①. 墙。 如: 四壁。壁报。壁画。壁挂。壁毯。壁橱。壁灯。铜墙铁壁。

②. 指某些物体内部的表层。 如: 胃壁。肠壁。

③. 陡削的山崖。 如: 峭壁。壁立。

④. 军营的围墙。 如: 壁垒。坚壁清野。作壁上观(坐观双方成败,不帮助任何一方)。

⑤. 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
读音(shàng,shǎng), 一部,共3画

㈠ 上 [ shàng ]

①. 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。 如: 楼上。上边。

②.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。 如: 上古。上卷。

③. 等级和质量高的。 如: 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

④. 由低处到高处。 如: 上山。上车。上升。

⑤. 去,到。 如: 上街。

⑥. 向前进。 如: 冲上去。

⑦. 增加。 如: 上水。

⑧. 安装,连缀。 如: 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

⑨. 涂。 如: 上药。

⑩.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。 如: 上课。上班。

⑪. 拧紧发条。 如: 上弦。

⑫. 登载,记。 如: 上账。

⑬. 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。 如: 晚上。桌上。组织上。

⑭. 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。 如: 爬上来。锁上。选上代表。

⑮.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。 如: 上年纪。

⑯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

㈡ 上 [ shǎng ]

①. 〔~声〕汉语声调之一,普通话上声(第三声)。

读音(guān,guàn), 见部,共6画

㈠ 观 [ guān ]

①. 看,察看。 如: 观看。观止(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,无以复加)。观风(➊暗中察看动静,以定行止;➋观察民间风俗习惯,生活状态)。观阵。观赏。观察。观感。参观。

②.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。 如: 观瞻(➊事物的外观、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;➋注视,瞻望)。大观。奇观。

③. 对事物的看法、认识。 如: 观点。观念。主观。客观。世界观。

㈡ 观 [ guàn ]

①. 道教的庙宇。 如: 白云观。紫阳观。

②.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。

③. 楼台。 如: 楼观。台观。

④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