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huī zhú tán sī怎么读
注音: ㄔㄨㄟ ㄓㄨˊ ㄊㄢˊ ㄙ
繁体: 吹竹彈絲
感情 中性
近义词: 吹竹调丝
吹奏管乐器,弹拨弦乐器。 复制
出处:唐・韩愈《代张籍与李浙东书》:“未必不如吹竹弹丝,敲金击石也。”
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音乐。
例子: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193首:“特留此白头宫女,谈说开元,当作吹竹弹丝,使娱左右耶?”
①. 合拢嘴唇用力出气。 如: 吹打。吹灯(a.把灯火吹灭;b.喻人死亡;c.喻失败、垮台)。吹毛求疵。吹鼓手(a.办婚、丧事时吹奏鼓乐的人;b.胡乱吹捧和宣扬别人的人)。吹灰之力。
②. 说大话。 如: 吹牛。吹嘘。
③. 类似吹的动作。 如: 吹拂。风吹草动。
④. (事情)失败。 如: 吹台。
⑤. 消息流传,鼓动宣传。 如: 鼓吹。
①. 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。 如: 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
②. 指竹制管乐器。 如: 金石丝竹。
③.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④. 姓。
①.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;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、物的武器。 如: 弹丸。子弹。弹雨。枪弹。氢弹。导弹。手榴弹。原子弹。
②.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。 如: “左挟弹,右摄丸”。
①.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,亦指用手指拨弄。 如: 弹射。弹跳。弹拨。弹指。弹琴。弹奏。弹冠相庆(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,多作贬义)。
②.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。 如: 弹劾。弹纠。讥弹。
①.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,是织绸缎等的原料。 如: 蚕丝。丝绸。缂(kè)丝(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。亦作“刻丝”)。
②. 像丝的东西。 如: 铁丝。菌丝。肉丝。游丝。
③. 计量单位名,10忽是1丝,10丝是1毫。
④.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。 如: 一丝不差。 一丝笑容。
⑤.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。 如: 情丝。愁丝。
⑥. 指弦乐器。 如: 丝竹(琴、瑟、箫、笛等乐器的总称。竹指管乐器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