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ī jiǔ

只鸡絮酒

拼音 zhī jī xù jiǔ怎么读

注音 ㄓ ㄐㄧ ㄒㄩˋ ㄐㄧㄡˇ

繁体 隻雞絮酒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炙鸡絮酒

只鸡絮酒的意思

指悼念故人,祭品菲薄。

出处《后汉书・徐徲传》:“徲尝为太尉黄琼所辟,不就。及琼卒归葬,徲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,设鸡酒薄祭,哭毕而去。不告姓名。”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悼念故人。

例子清·无名氏《帝城花样·韵香传》:“以只鸡絮酒酬韵香,韵香必含笑于九泉。”

故事 汉朝时期,徐稚受太尉黄琼所荐而当官,后来离职。黄琼病故归葬故乡,徐稚则在家里烧烤一只鸡,用一两棉絮渍酒后晒干裹住鸡,背上干粮到黄琼的家乡江夏去拜祭。在黄琼的坟前,他用水渍棉出酒,拜祭完毕就回家。

只鸡絮酒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东汉徐穉,尝以绵絮浸酒中,暴干以裹炙鸡,哭祭黄琼墓。见《后汉书・卷五十三・徐稺传》。后人吊祭文中,多用只鸡絮酒,表示祭品简薄,而情意深重。《宋・陆游・闻王嘉叟讣报有作诗》:“只鸡絮酒纵有时,双鱼素书长已矣。”亦作“炙鸡渍酒”。

只鸡絮酒成语接龙

“酒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酒肉朋友
  • 友于甚笃
  • 笃志好学
  • 学富五车
  • 车水马龙
  • 龙腾虎跃
  • 跃跃欲试
  • 试才录用
  • 用兵如神
  • 神机妙算
  • 算无遗策
  • 策无遗算
  • 算尽锱铢
  • 铢积寸累
  • 累月经年
  • 年富力强
  • 强弩之末
  • 末大不掉
  • 掉以轻心
  • 心安理得
  • 得不偿失
  • 失魂落魄
  • 魄散魂飞

只鸡絮酒成语接龙

“只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形单影只
  • 得意忘形
  • 心安理得
  • 将心比心
  • 虾兵蟹将
  • 水母目虾
  • 跋山涉水
  • 打谩评跋
  • 风吹雨打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漫不经心
  • 天真烂漫
  • 叫苦连天
  • 大呼小叫
  • 贪小失大

只鸡絮酒字义分解

读音(zhī,zhǐ), 口部,共5画

㈠ 只 [ zhī ]

①. 量词。 如: 一只鸡。

②. 单独的,极少的。 如: 只身。片纸只字。

㈡ 只 [ zhǐ ]

①. 仅仅,惟一。 如: 只是(❶仅仅是;❷表示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;❸但是)。

②.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。 如: 只顾。只管。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。

读音(jī), 鸟部,共7画

①. 家禽,品种很多,翅膀短,不能高飞;雄性能报晓,雌性能生蛋。 如: 公鸡。母鸡。鸡雏。

读音(xù), 糸部,共12画

①. 棉花的纤维。 如: 棉絮。被絮。

②. 古代指丝的纤维,特指熟丝。

③. 像棉絮的东西。 如: 花絮。芦絮。柳絮。

④. 在衣被等物里铺棉花、丝绵等。 如: 絮被子。絮棉袄。

⑤. 连续重复,惹人厌烦。 如: 絮叨。絮烦。絮聒。絮絮叨叨。

读音(jiǔ), 酉部,共10画

①. 用高粱、米、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。 如: 白酒。啤酒。料酒。鸡尾酒。茅台酒。酒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