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ìng wài

里应外合

拼音 lǐ yìng wài hé怎么读

注音 ㄌㄧˇ ㄧㄥˋ ㄨㄞˋ ㄏㄜˊ

繁体 裏應外合

感情 褒义

近义词 里勾外连里通外国内外勾结

反义词 孤立无援孤军深入

里应外合的意思

应:接应;合:配合。
外面攻打与里面接应相结合。

出处元・李文蔚《圯桥进履》第二折:“小官须索整点英雄将士,里应外合擒拿他,有何不可也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例子过几日,我这里差人去投降,他们必然懈怠,我们却去劫寨,那时里应外合,定获全胜。(清・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七回)

正音“应”,读作“yìng”,不能读作“yīng”。

辨形“合”,不能写作“和”。

歇后语 1. 隔着窗户纸亲嘴 —— 里应外合
2. 隔山打隧道 —— 里应外合

谜语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(谜底:里应外合)

里应外合的翻译

  1. work together; both inside and outside
  2. 内外(ないがい)相呼応(あいこおう)する
  3. координированные удáры изнутри и извне

里应外合成语接龙

“合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合情合理
  • 理所当然
  • 然糠照薪
  • 薪尽火传
  • 传宗接代
  • 代人捉刀
  • 刀山火海
  • 海底捞针
  • 针锋相对
  • 对牛弹琴
  • 琴棋书画
  • 画蛇添足
  • 足智多谋
  • 谋财害命
  • 命蹇时乖
  • 乖唇蜜舌
  • 舌剑唇枪
  • 枪林弹雨
  • 雨过天青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
里应外合成语接龙

“里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一泻千里
  • 始终如一
  • 下车伊始
  • 不在话下
  • 进可替不
  • 循序渐进
  • 有章可循
  • 应有尽有
  • 有求必应
  • 绝无仅有
  • 坚苦卓绝
  • 脆而不坚
  • 干干脆脆
  • 乳臭未干
  • 孤犊触乳
  • 人单势孤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
里应外合字义分解

读音(lǐ), 里部,共7画

①. 居住的地方。 如: 故里。返里(回老家)。

②. 街坊(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)。 如: 里弄(lòng )。

③.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。 如: 一里(等于五百米)。里程牌。

④. 衣物的内层。 如: 被里。

⑤. 内部,与“外”相对,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。 如: 里外。心里。这里。那里。

⑥. 姓。

读音(yīng,yìng), 广部,共7画

㈠ 应 [ yīng ]

①. 该,当,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。 如: 应当。应该。应分(fèn )。应有尽有。

②. 回答。 如: 答应。喊他不应。应承。

③. 随,即。 如: “桓督诸将周旋赴讨,应皆平定”。

④. 姓。

㈡ 应 [ yìng ]

①. 回答或随声相和。 如: 应答。呼应。应对(答对)。应和(hè)。反应(a.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,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;b.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;c.回响,反响)。

②. 接受,允许,答应要求。 如: 应邀。应聘。应考。

③. 顺合,适合。 如: 顺应。适应。应机。应景。应时。应用文。

④. 对待。 如: 应付。应变。应酬。

读音(wài), 夕部,共5画

①. 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。 如: 外边。外因。里应(yìng )外合。外行(háng )。

②.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。 如: 外国。外路(同“外地”)。外族。外省。外星人。

③. 指“外国”。 如: 外域。外宾。外商。

④. 称母亲、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。 如: 外公。外婆。外甥。

⑤. 称岳父母。 如: 外父。外姑(岳母)。

⑥. 称丈夫。 如: 外子(亦指非婚生之子)。

⑦. 关系疏远的。 如: 外人。

⑧. 对正式的而言,指非正式的。 如: 外号(绰号)。外史(指正史以外的野史、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)。外传(zhuàn )。

⑨. 传统戏剧角色名。 如: 外旦。外末。外净。

读音(hé,gě), 口部,共6画

㈠ 合 [ hé ]

①. 闭,对拢。 如: 合眼。合抱。珠连璧合。貌合神离。

②. 聚集。 如: 合力。合办。合股。合资。

③. 不违背,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。 如: 合格。合法。情投意合。

④. 应该。 如: 合该。合当。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诗歌合为时而作”。

⑤. 总共,全。 如: 合家欢乐。

⑥. 计,折算。 如: 合多少钱。

⑦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5”。

㈡ 合 [ gě ]

①.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,一升的十分之一。

②.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,容量为一合,木或竹制,方形或圆筒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