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áo hén

斧凿痕

拼音 fǔ záo hén怎么读

注音 ㄈㄨˇ ㄗㄠˊ ㄏㄣˊ

繁体 斧鑿痕

斧凿痕的意思

斧:斧头;凿:凿子;痕:痕迹。
原指用斧头、凿子在木石上加工留下的痕迹。多用来比喻诗文字画等造作,不自然。

出处唐・韩愈《调张籍》:徒观斧凿痕,不瞩治水航。

例子宋·韩淲《涧泉日记》下:老苏文字,篇篇无~。

斧凿痕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比喻诗文绘画过于刻意经营,以致显得造作而不自然。《唐・韩愈・调张籍诗》:“徒观斧凿痕,不瞩治水航。”

斧凿痕成语接龙

“斧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班门弄斧
  • 按部就班
  • 八府巡按
  • 横七竖八
  • 老泪纵横
  • 白头偕老
  • 不分皂白
  • 进可替不
  • 循序渐进
  • 有章可循
  • 应有尽有
  • 有求必应
  • 绝无仅有
  • 坚苦卓绝
  • 脆而不坚
  • 干干脆脆
  • 乳臭未干
  • 孤犊触乳
  • 人单势孤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
斧凿痕字义分解

读音(fǔ), 斤部,共8画

①. 砍东西用的工具,多用来砍木头。古代亦用来作兵器。 如: 斧子。斧头。斧钺。斧柯(a.斧子的柄;b.喻政权、权柄)。

②. 用斧砍。 如: 斧正(敬辞,请人修正文句,亦作“斧政”)。斧凿(a.斧子或凿子;b.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)。斧藻(雕饰、修饰)。

读音(záo), 凵部,共12画

①.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,称“凿子”。

②. 穿孔,挖掘。 如: 凿孔。凿井。凿通。

③. 器物上的孔,是容纳枘(榫头)的。

④. 明确,真实。 如: 凿凿。证据确凿。

读音(hén), 疒部,共11画

①. 创伤痊愈后留下的疤,亦泛指斑迹。 如: 痕印。痕迹。痕瘕(疤痕。喻曾犯有罪案的人)。伤痕。泪痕。裂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