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īng chāi qún

荆钗布裙

拼音 jīng chāi bù qún怎么读

注音 ㄐㄧㄥ ㄔㄞ ㄅㄨˋ ㄑㄩㄣˊ

繁体 荊釵布裙

感情 褒义

近义词 粗衣布服

反义词 金玉其外 穿金带玉

荆钗布裙的意思

钗;妇女别在发髻上的饰物。荆条当作钗;粗布做成裙。形容妇女朴素的服饰。多指贫家妇女的装束。

出处晋・皇甫谧《列女传》:“梁鸿妻孟光,荆钗布裙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主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例子荆钗布裙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,与其后悔,莫若无成。(清・沈复《浮生六记 坎坷记愁》)

正音“钗”,读作“chāi”,不能读作“chā”。

辨形“荆”,不能写作“金”。

故事 东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,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,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,到霸陵山区隐居,后来帮皋伯通打短工。孟光用荆条作钗,穿着粗布衣服,举案齐眉,夫妻十分恩爱。

荆钗布裙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用荆枝为钗,用粗布为裙。指贫穷或节俭妇女粗劣的服饰。《南朝宋・虞通之・为江教让尚公主表》:“荆钗布裙,足得成礼。”《浮生六记・卷三・坎坷记愁》:“况锦衣玉食者,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。”亦作“布裙荆钗”、“荆钗布袄”、“荆钗裙布”、“裙布荆钗”。

荆钗布裙的翻译

  1. have only a thorn for a hairpin and plain cloth for a skirt

荆钗布裙成语接龙

“裙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裙带关系
  • 系风捕景
  • 景公求雨
  • 雨过天青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  • 扫榻以待
  • 待价而沽
  • 沽名钓誉
  • 誉过其实
  • 实事求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非昔比

荆钗布裙成语接龙

“荆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裙布钗荆
  • 翠袖红裙
  • 裁红点翠
  • 别出心裁
  • 天壤之别
  • 叫苦连天
  • 大呼小叫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将心比心
  • 虾兵蟹将
  • 水母目虾

荆钗布裙字义分解

读音(jīng), 艸部,共9画

①. 落叶灌木,叶有长柄,掌状分裂,开蓝紫色小花,枝条可编筐篮等(亦称“楚”)。 如: 紫荆。荆条。荆棘。披荆斩棘。

②.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。 如: 负荆请罪。

③. 中国古代“九州”之一,春秋时楚国别称。 如: 荆州。荆璞(喻美质、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)。

④.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。 如: 拙荆。山荆。荆妻。

⑤. 姓。

读音(chāi), 钅部,共8画

①. 妇女的一种首饰,由两股簪子合成。 如: 金钗。玉钗。裙钗(旧指妇女。亦称“钗裙”)。荆钗布裙(形容妇女装束朴素)。

读音(bù), 巾部,共5画

①. 棉、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。 如: 布匹。布帛。布衣。

②. 古代的一种钱币。

③. 宣告,对众陈述。 如: 宣布。发布。布告。开诚布公(推诚相见,坦白无私)。

④. 分散到各处。 如: 散布。遍布。星罗棋布。

⑤. 流传,散播。 如: 布道。布施。

⑥. 做出安排。 如: 布置。布景。布局。

⑦. 姓。

读音(qún), 衣部,共12画

①. 一种围在腰以下的服装。 如: 裙子。裙钗。筒裙。连衣裙。百褶裙。

②. 像裙子的东西。 如: 墙裙。鳖裙。裙礁(海岸边的珊瑚礁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