ān bāng dìng guó

安邦定国

拼音 ān bāng dìng guó怎么读

注音 ㄢ ㄅㄤ ㄉㄧㄥˋ ㄍㄨㄛˊ

繁体 安邦定國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安邦治国济国安邦

反义词 祸国殃民暴虐无道

安邦定国的意思

邦:古代诸侯的封国;后泛指国家。
定:使安定。
使国家安定、巩固。

出处元・无名氏《衣袄车》第一折:“老将军无阵云收,若题着安邦定国,受赏封侯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使国家安定。

例子荐贤举善是吾心,安邦定国访知音。(明・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第一折)

正音“安”,读作“ān”,不能读作“àn”。

辨形“邦”,不能写作“帮”。

安邦定国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治理国家使稳固安定。《三国演义・第三十七回》:“方今天下大乱,四方云扰,欲见孔明,求安邦定国之策耳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・第九十七回》:“话说大梁人范雎字叔,有谈天说地之能,安邦定国之志。”亦作“安邦治国”。

安邦定国的翻译

  1. bring peace and stability to the country

安邦定国成语接龙

“国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国色天香
  • 香草美人
  • 人声鼎沸
  • 沸沸扬扬
  • 扬长而去
  • 去伪存真
  • 真凭实据
  • 据理力争
  • 争先恐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  • 扫榻以待
  • 待价而沽
  • 沽名钓誉
  • 誉过其实
  • 实事求是

安邦定国成语接龙

“安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随遇而安
  • 夫唱妇随
  • 逐臭之夫
  • 酒食征逐
  • 千日醉酒
  • 气象万千
  • 垂头丧气
  • 涕泪交垂
  • 痛哭流涕
  • 痛定思痛
  • 切肤之痛
  • 目空一切
  • 光彩夺目
  • 鼠目寸光
  • 城狐社鼠
  • 众志成城
  • 大庭广众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
安邦定国字义分解

读音(ān), 宀部,共6画

①. 平静,稳定。 如: 安定。安心。安宁。安稳。安闲。安身立命。安邦定国。

②. 使平静,使安定(多指心情)。 如: 安民。安慰。安抚。

③.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。 如: 心安。安之若素(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,毫不在意)。

④. 没有危险,不受威协。 如: 平安。转危为安。

⑤. 装设。 如: 安置。安家立业。

⑥. 存着,怀着(某种念头,多指不好的)。 如: 他安的什么心?

⑦. 疑问词,哪里。 如: 安能如此?

⑧. 姓。

读音(bāng), 邑部,共6画

①. 国。 如: 友邦。邻邦。邦交(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)。邦国(国家)。邦人(本国的人)。

读音(dìng), 宀部,共8画

①. 不动的,不变的。 如: 定额。定价。定律。定论。定期。定型。定义。定都(dū)。定稿。定数(shù)(a.规定数额;b.指天命;c.规定的数额)。断定。规定。鉴定。

②. 使不变动。 如: 定案。定罪。决定。确定。

③. 平安,平靖(多指局势)。 如: 大局已定。

④. 镇静,安稳(多指情绪)。 如: 心神不定。

⑤. 确凿,必然的。 如: 必定。镇定。

⑥. 预先约妥。 如: 定计。定情。定货。定做。

⑦. 姓。

读音(guó), 囗部,共8画

①. 有土地、人民、主权的政体(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)。 如: 国家。国土。国体( ➊ 国家的性质; ➋ 国家的体面)。国号。国度(指国家)。国策。国情。国法。国力。国防。国威。国宝(➊ 国家的宝物;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)。国格。国魂。国是(国家大计,如“共商国是”)。

②. 特指中国的。 如: 国产。国货。国粹。国乐(yuè ㄩㄝˋ)。国药。

③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