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í shuì

食租衣税

拼音 shí zū yī shuì怎么读

注音 ㄕˊ ㄗㄨ ㄧ ㄕㄨㄟˋ

繁体 食租衣稅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衣租食税

食租衣税的意思

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。

出处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食货志下》:“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,今弘羊令吏坐市列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依靠收取百姓的租税生活。

例子唐·于卲《送李员外入朝序》:“食租衣税,王者之常赋。”

食租衣税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以百姓缴纳的租税为官员的薪俸。《史记・卷三十・平准书》:“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,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,贩物求利。”亦作“衣租食税”。

食租衣税的翻译

  1. live on rents and taxes

食租衣税成语接龙

“食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丰衣足食
  • 羽毛未丰
  • 威凤一羽
  • 耀武扬威
  • 潜光隐耀
  • 蛇行鳞潜
  • 笔走龙蛇
  • 神来之笔
  • 聚精会神
  • 物以类聚
  • 庞然大物
  • 月貌花庞
  • 风花雪月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将心比心

食租衣税字义分解

读音(shí,sì,yì), 食部,共9画

㈠ 食 [ shí ]

①. 吃。 如: 食肉。食欲。

②. 吃的东西。 如: 食品。粮食。零食。丰衣足食。

③. 俸禄。 如: “君子谋道不谋食”。

④.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。 如: 日食。月食。

㈡ 食 [ sì ]

①. 拿东西给人吃。 如: 食母(乳母)。

㈢ 食 [ yì ]

①. 用于人名。 如: 郦食其(jī)(中国汉代人)。

读音(zū), 禾部,共10画

①. 出代价暂用别人的东西。 如: 租房。租用。租借地。

②. 收取一定的代价,把房屋、土地、器物等借给别人使用。 如: 租佃。租价。租让。租赁(a.出租;b.租用)。

③. 出租所收取的钱或实物。 如: 房租。地租。

④. 田赋。 如: 租税。

读音(yī), 衣部,共6画

①.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。 如: 衣服。衣着(zhuó)。衣冠。衣架。衣锦还(huān)乡。

②.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。 如: 炮衣。糖衣。肠衣。

③. 姓。

读音(shuì), 禾部,共12画

①.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、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。 如: 税收。税额。税款。税率。税法。税制。税务。

②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