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é xiān dēng

捷足先登

拼音 jié zú xiān dēng怎么读

注音 ㄐㄧㄝˊ ㄗㄨˊ ㄒㄧㄢ ㄉㄥ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逐兔先得捷足先得

反义词 坐失良机姗姗来迟

捷足先登的意思

登:方言“得来”的合音。
脚步快的先得到。比喻行动敏捷的人优先达到目的。

出处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。”
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雷厉风行的人。

例子所谓秦人失鹿,捷足先登(清・叶稚斐《吉庆图传奇 会赴》)

正音“足”,读作“zú”,不能读作“zhú”。

辨析见“捷足先得”。

歇后语 爬上山拿冠军 —— 捷足先登

谜语 1. 赛跑冠军 (谜底:捷足先登)
2. 爬山比赛第一名 (谜底:捷足先登)

故事 公元前197年,汉高祖刘邦带兵攻打巨鹿郡郡守陈豕希,韩信因为与陈关系好加上削爵有情绪就没去。刘邦的妻子吕后听信谗言,让萧何用计把韩信骗进长乐宫杀害。韩信临死时后悔没听蒯通的话。刘邦要处死蒯通,蒯通巧言被释无罪。

捷足先登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捷,快速。“捷足先登”比喻行动最快者先达到目的。语本《史记・卷九二・淮阴侯列传》。△“逐鹿中原”

【典源】

《史记・卷九二・淮阴侯列传》

高祖已从豨军来,至,见信死,且喜且怜之,问:“信死亦何言?”吕后曰:“信言恨不用蒯通计。”高祖曰:“是齐辩士也。”乃诏齐捕蒯通。蒯通至,上曰:“若教淮阴侯反乎?”对曰:“然,臣固教之。竖子不用臣之策,故令自夷于此。如彼竖子用臣之计,陛下安得而夷之乎!”上怒曰:“亨之。”通曰:“嗟乎!冤哉亨也!”上曰:“若教韩信反,何冤?”对曰:“秦之纲绝而维弛,山东大扰,异姓并起,英俊乌集。[1]失其[2],天下共[3]之,于是[4]先得焉。跖之狗吠尧,尧非不仁,狗因吠非其主。当是时,臣唯独知韩信,非知陛下也,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,顾力不能耳。又可尽亨之邪?”高帝曰:“置之。”乃释通之罪。

注解

[1]秦:朝代名。公元前248∼前207,战国秦灭六国后,秦王政统一天下,建都咸阳,实行中央集权。因秦始皇专制独裁,二世皇帝残暴统治,致使六国遗民纷纷起兵抗暴,后为刘邦所灭。

[2]鹿:比喻帝位、政权。

[3]逐:竞争、争取。

[4]高材疾足者:才能高,行动快的人。

【典故】

“捷足先登”原作“疾足先得”,见于《史记・卷九二・淮阴侯列传》。据载,秦朝末年,天下苦于秦之苛政已久,各路豪杰纷纷起兵抗暴,争夺天下。刘邦起于泗水,韩信是他的手下大将。韩信打败齐王田广后,被封为齐王,当时拥有的武力比刘邦还要强大,谋士蒯(kuǎi)通于是劝他背叛刘邦,暗通项羽,将来再自立为王。当时韩信并没有接受蒯通的建议,反而是刘邦对韩信起了疑心,后来借机将他贬为淮阴侯,使韩信心有不甘,才暗中联络另一大将陈豨(),准备谋反。然而当时刘邦的势力已经成熟,接到密报后便亲自带兵平息了这场叛变。韩信被杀前,无限懊悔,他叹息著说:“我真恨自己当初不采用蒯通的计谋。”刘邦得知此言,便派人把蒯通抓来,想杀了他,蒯通争辩说:“秦失去了政权,各路豪杰群起而争之,才能高、动作快的自然就能争得天下。现在精锐尽出,每个人都想要称王,难不成您要把这些人全都杀了?况且当时韩信是我的主人,尽忠于主,本理所当然,我又有什么错呢?”刘邦听了这番话,想想也不无道理,于是便放了他。蒯通对刘邦所说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。”“捷足先登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行动最快者先达到目的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江西通志・卷一四六・艺文》引清・汤倓〈匡庐山赋〉:“至今过者低徊,闻之振拔,信书院之无双,岂洞天之第八山高而捷足先登!”
  • 02.《清代北京竹枝词・京华慷慨竹枝词・运动会》:“飞扬活泼是青年,捷足先登各竞前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行动最快者先达到目的。

类别用在“快速先得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他得知市场的内幕消息,就捷足先登地买下这家公司的股票。

这样的好机会竟让别人捷足先登了,老王只能怪自己不够机警。

机会是不等人的,如果你再不采取行动,别人一定会捷足先登

这家电脑公司捷足先登地推出新产品,很快便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。

商场上同类型的产品竞争激烈,只有捷足先登的厂商才能获取高额利润。

捷足先登的翻译

  1. victory to the swift footed
  2. 早いもの勝(が)ち
  3. забежáть вперёд
  4. l'avantage reste au mieux doué(pied léger atteint le sommet le premier)

捷足先登成语接龙

“登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登峰造极
  • 极而言之
  • 之死靡他
  • 他山之石
  • 石破天惊
  • 惊弓之鸟
  • 鸟尽弓藏
  • 藏头露尾
  • 尾大不掉
  • 掉以轻心
  • 心安理得
  • 得不偿失
  • 失魂落魄
  • 魄散魂飞
  • 飞黄腾达
  • 达官显宦
  • 宦海风波
  • 波澜壮阔
  • 阔论高谈
  • 谈何容易
  • 易如反掌
  • 掌上明珠
  • 珠光宝气

捷足先登成语接龙

“捷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百举百捷
  • 杀一警百
  • 自相残杀
  • 渊源有自
  • 如临深渊
  • 挥洒自如
  • 借题发挥
  • 东挪西借
  • 道西说东
  • 津津乐道
  • 无人问津
  • 聊胜于无
  • 穷极无聊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
捷足先登字义分解

读音(jié), 手部,共11画

①. 战胜。 如: 捷音。报捷。捷报。

②. 战胜所获。 如: 献捷。

③. 快,迅速。 如: 捷速。捷径(敏捷机巧)。快捷。敏捷。捷足先登。

读音(zú), 足部,共7画

①. 脚。 如: 足下(对对方的敬称)。足迹。足球。足坛。失足。高足(敬辞,称别人的学生)。举足轻重。画蛇添足。

②.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。 如: 鼎足。碗足。

③. 充分,够量。 如: 足月。足见。足智多谋。

④. 完全。 如: 足以。足色。

⑤. 值得,够得上。 如: 不足为凭。微不足道。

⑥. 增益。 如: 以昼足夜。

读音(xiān), 儿部,共6画

①. 时间在前的,次序在前的,与“后”相对。 如: 先前。先期。原先。先驱。先河(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,后祭海,以河为海的本源,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)。先觉(jué)。先见之明。先发制人。

②.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。 如: 先人。先世(祖先)。先民。

③.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。 如: 先祖。先父。先哲(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)。先烈。先贤。

④. 姓。

读音(dēng), 癶部,共12画

①. 上,升。 如: 登山。登车。登门。登天。登台。登场(chǎng )。登高。登攀。登临。登科。登程。登堂入室。

②. 踩,践踏,脚向下用力。 如: 登踏。踢登。

③. 记载。 如: 登记。登报。登载。

④. 谷物成熟。 如: 登岁(丰年)。五谷丰登。

⑤. 立刻。 如: 登时。“登即相许和,便可作婚姻。”

⑥. 进。 如: 登崇(进用推崇)。

⑦. 方言,穿。 如: 登上靴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