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ī qiāo

推敲

拼音 tuī qiāo怎么读

注音 ㄊㄨㄟ ㄑㄧㄠ

近义词 反复推敲咬文嚼字推敲推敲

推敲的意思

唐贾岛的诗句“僧敲月下门”,第二字本用『推』,又欲改『敲』,思虑良久,引手做推敲状。
韩愈告诉他:“作敲字佳。
”遂定稿的故事。见苕溪渔隐丛话˙卷十九˙引刘公嘉话录。
后引喻为思虑斟酌。

推敲推敲:本意为斟酌文章字句。
推敲: 斟酌之意。
也可比喻为研究或考虑问题。
(1) 比喻用字用词时, 一再斟酌。
(2) 比喻研究或商量问题。

反复推敲:多次捉摸,选择最佳方案。

出处唐诗纪事第四十卷:“岛赴举至京,骑驴赋诗,得『僧推月下门』之句,欲改推为敲,引手乍推敲之势,未决,不觉冲大尹韩愈,乃具言。愈曰:『敲字佳矣。』遂并辔论诗。”

胡仔 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》 卷十九引 《刘公嘉话》:「 岛初赴举京师,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:『鸟宿池边树, 僧敲月下门。』始欲著『推』字, 又欲著『敲』字。

推敲成语接龙

“敲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敲诈勒索
  • 索然无味
  • 味如嚼醋
  • 醋海翻波
  • 波澜壮阔
  • 阔论高谈
  • 谈何容易
  • 易如反掌
  • 掌上明珠
  • 珠光宝气
  • 气急败坏
  • 坏法乱纪
  • 纪渻木鸡
  • 鸡犬不宁
  • 宁死不屈
  • 屈指可数
  • 数一数二
  • 二三其意
  • 意味深长
  • 长驱直入
  • 入不敷出
  • 出神入化
  • 化为乌有

推敲成语接龙

“推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以此类推
  • 忘其所以
  • 念念不忘
  • 心心念念
  • 将心比心
  • 虾兵蟹将
  • 水母目虾
  • 跋山涉水
  • 打谩评跋
  • 风吹雨打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漫不经心
  • 天真烂漫
  • 叫苦连天
  • 大呼小叫

推敲字义分解

读音(tuī), 手部,共11画

①.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。 如: 推车。推搡。推拿。推倒。推敲。顺水推舟。

②.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。 如: 推头。推土。

③. 使事情开展。 如: 推广。推行(xíng )。推动。推销。

④. 进一步想,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。 如: 推及。推究。推导。推论。推测。推事。

⑤. 往后挪动(时间上)。 如: 推延。推移。

⑥. 辞让,脱卸。 如: 推让。推却。推委。推辞。

⑦. 举荐,指出某人优点。 如: 推许。推重(zhòng )。推举。推崇。

⑧. 让出,献出。 如: 推恩。推心置腹。

读音(qiāo), 攴部,共14画

①. 打,击。 如: 敲打。敲击。敲诈。敲边鼓(喻从旁帮人说话)。敲门砖。敲骨吸髓。旁敲侧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