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én

倚门倚闾

拼音 yǐ mén yǐ lǚ怎么读

注音 ㄧˇ ㄇㄣˊ ㄧˇ ㄌㄩˇ

繁体 倚門倚閭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倚庐之望

倚门倚闾的意思

闾:古代里巷的门。
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。

出处《战国策・齐策六》:“女朝出而晚来,则吾倚门而望,女暮出而不还,则吾倚闾而望。”

用法作状语、定语;指盼望子女归来。

例子倚门倚闾久相望,不可以留行束装。(清・黄遵宪《别赖云芝同年》诗)

故事 战国时期,齐闵王的侍臣王孙贾每次入朝当差回家,他的母亲总是倚在门外等候,有时回来晚了,他母亲则到巷口去等。公元前284年,燕昭王派乐毅讨伐齐国。齐闵王弃城仓皇出逃,王孙贾找不到他就只好回家,他的母亲要他赶快去找。

倚门倚闾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门,住宅的大门。闾,里巷的门。倚门倚闾指靠在门旁或巷口远望。语本《战国策・齐策六》:“女朝出而晚来,则吾倚门而望;女暮出而不还,则吾倚闾而望。”形容父母或亲长殷切的盼望子女归来。《幼学琼林・卷二・祖孙父子类》:“慈母望子,倚门倚闾;游子思亲,陟岵陟屺。”亦作“倚闾之望”。

倚门倚闾成语接龙

“闾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闾巷草野
  • 野心勃勃
  • 勃然变色
  • 色厉内荏
  • 荏苒代谢
  • 谢天谢地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博古通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
倚门倚闾成语接龙

“倚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不偏不倚
  • 进可替不
  • 循序渐进
  • 有章可循
  • 应有尽有
  • 有求必应
  • 绝无仅有
  • 坚苦卓绝
  • 脆而不坚
  • 干干脆脆
  • 乳臭未干
  • 孤犊触乳
  • 人单势孤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
倚门倚闾字义分解

读音(yǐ), 人部,共10画

①. 靠着,~靠。~赖。~傍。~托。~重。

②. 仗恃。 如: 倚势。倚恃。倚仗。

③. 偏,歪。 如: 不偏不倚。

④. 随着,和着。 如: “使慎夫人鼓瑟,上自倚瑟而歌”。

读音(mén), 门部,共3画

①. 建筑物的出入口,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。 如: 门儿。门口。开门见山。

②.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。 如: 电门。

③. 途径,诀窍。 如: 门径。门道儿。

④.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现亦指一般的家庭。 如: 门第。门风。门婿。长(zhǎng )门长子。

⑤. 事物的分类。 如: 分门别类。

⑥.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。 如: 教门。门徒。

⑦. 量词。 如: 一门大炮。

⑧. 姓。

读音(lǘ), 门部,共9画

①. 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。

②. 原指里巷的大门,后指人聚居处。 如: 倚闾而望。闾里。闾巷。闾左(秦代居于里门之左的贫苦百姓)。

③. 汇聚。 如: 尾闾(水闾汇聚之处,泄水的处所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