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bǎn dàng shì zhōng chén怎么读
注音: ㄅㄢˇ ㄉㄤˋ ㄕˋ ㄓㄨㄥ ㄔㄣˊ
繁体: 板蕩識忠臣
板荡,指乱世。板荡识忠臣形容在乱世中才能识得真正忠心的臣子。如:“在安史之乱中,张巡、许远仍坚守不屈,所谓『板荡识忠臣』的道理,于此可见。”
①.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。 如: 案板。板子。木板。板上钉钉。
②.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,又指歌唱的节奏。 如: 檀板。鼓板。一字一板。荒腔走板。
③. 不灵活,少变化。 如: 死板。呆板。
④.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。 如: 板着脸。
⑤. 见“老”字“老板”。
①. 清除,弄光。 如: 荡平。扫荡。荡除。倾家荡产。
②. 洗涤。 如: 洗荡。涤荡。荡口(漱口)。
③. 摇动。 如: 摇荡。荡漾。荡桨。
④. 行为不检,不受约束。 如: 荡逸。放荡。浪荡。荡子。荡妇。狂荡。荡检逾闲。
⑤. 四处走动。 如: 游荡。逛荡。
⑥. 广大平坦的样子。 如: 浩荡。
⑦. 浅水湖。 如: 芦花荡。
①. 知道,认得,能辨别。 如: 识辨。识破。识相(xiàng )。识途老马。
②. 所知道的道理。 如: 知识。常识。
③. 辨别是非的能力。 如: 见识。远见卓识。
①. 记住。 如: 博闻强识。
②. 标志,记号。
①. 诚心尽力。 如: 忠心。忠诚。忠实。忠告。忠于。忠魂。忠义。忠贞。效忠。赤胆忠心。忠言逆耳。
①. 君主时代的官吏,有时亦包括百姓。 如: 臣僚。臣子。臣服。君臣。
②.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。 如: “王必无人,臣愿奉璧往使。”
③. 古人谦称自己。
④. 古代指男性奴隶。 如: 臣仆。臣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