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án nán xiōng

难弟难兄

拼音 nán dì nán xiōng怎么读

注音 ㄋㄢˊ ㄉㄧˋ ㄋㄢˊ ㄒㄩㄥ

繁体 難弟難兄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难兄难弟

难弟难兄的意思

见“难兄难弟”。

出处清・许奉恩《里乘》第七卷:“然难弟难兄,亦何酷肖若此!”
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两兄弟都好。

例子清·魏源《二室行》:“太室之胜山内藏,少室之奇山外仰。难弟难兄孰相让。”

难弟难兄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即“难兄难弟”。见“难兄难弟”(一)。01.宋・王之道〈满庭芳・蔡水西来〉词:“蔡水西来,于门南峙,天波拥入华楹。芝兰争秀,难弟遇难兄。”02.清・魏源《魏源集・七言古诗・二室行》:“太室之胜山内藏,少室之奇山外仰。难弟难兄孰相让?”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难兄难弟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(一)东汉时太丘县令陈寔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叫元方,小儿子叫季方。兄弟两人学问渊博,品德高超,在当地享有盛名,因此有人称他们父子三人为“三君”。有一次,元方的儿子长文,和季方的儿子孝先,互相争论,都觉得自己的父亲是最优秀的。两人各执一词,没有结果,便决定去问祖父陈寔,请他裁决。陈寔听完后,回答说:“元方这个哥哥做得真不容易,而身为弟弟的季方也很不简单。”意思是说季方好得使元方难做他的哥哥,互相匹配;而元方也好得使季方难做他的弟弟,互相匹配。后来“难兄难弟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兄弟二人才德相当,难分高下。后世转而用于讽刺两人同样差劲,表现差不多。以上两个意义的“难”都要读成nán。今人则把“难”读成nàn,多用以形容同处困境、共同患难的朋友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宋・王之道〈满庭芳・蔡水西来〉词:“蔡水西来,于门南峙,天波拥入华楹。芝兰争秀,难弟遇难兄。”
  • 02.清・魏源《魏源集・七言古诗・二室行》:“太室之胜山内藏,少室之奇山外仰。难弟难兄孰相让?”

难弟难兄的翻译

  1. brothers in misfortune(foul weather brothers)
  2. два сапогá пáра

难弟难兄成语接龙

“兄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兄弟阋墙
  • 墙花路柳
  • 柳暗花明
  • 明哲保身
  • 身临其境
  • 境过情迁
  • 迁善改过
  • 过犹不及
  • 及时行乐
  • 乐不思蜀
  • 蜀犬吠日
  • 日月如梭
  • 梭天摸地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博古通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
难弟难兄成语接龙

“难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左右为难
  • 情同羊左
  • 触景生情
  • 灵机一触
  • 冥顽不灵
  • 薄暮冥冥
  • 妄自菲薄
  • 言狂意妄
  • 妙不可言
  • 莫名其妙
  • 无适无莫
  • 聊胜于无
  • 穷极无聊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
难弟难兄字义分解

读音(nán,nàn,nuó), 隹部,共10画

㈠ 难 [ nán ]

①. 不容易,做起来费事。 如: 难处。难度。难点。难关。难熬。难耐。难产。难堪。难题。难以。难于。困难。畏难。急人之难。

②. 不大可能办到,使人感到困难。 如: 难免。难为。难保。难怪。难倒(dǎo )。难道。难能可贵。

③. 不好。 如: 难听。难看。

㈡ 难 [ nàn ]

①. 灾祸,困苦。 如: 难民。灾难。遇难。逃难。殉难。患难。遭难。避难。排扰解难。

②. 仇怨。 如: 排难解纷。

③. 诘责,质问。 如: 发难。非难。责难。

㈢ 难 [ nuó ]

①. 古同“傩”。

读音(dì,tì,tuí), 弓部,共7画

㈠ 弟 [ dì ]

①. 同父母(或只同父、只同母)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。 如: 弟弟。兄弟。

②.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。 如: 表弟。堂弟。

③.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。 如: 老弟。师弟。

④.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。 如: 弟子。徒弟。

⑤. 古同“第”,次序。

⑥. 古同“第”,但。

㈡ 弟 [ tì ]

①. 古同“悌”,孝悌。

㈢ 弟 [ tuí ]

①. 〔~靡〕颓唐;柔顺。

读音(xiōng), 儿部,共5画

①. 哥哥。 如: 胞兄。堂兄。表兄。